清明节日记(精选36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日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日记 篇14月4日 雨 星期四
下午阴雨绵绵的,我们坐上舅舅的车出发去扫墓。车子经过隧道,再往山上开,山路弯来弯去的,山的两边都是树,但是有雾看不到很远的地方。过了几分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下了车,舅舅他们去坟前烧香了。我和两个弟弟,阿姨舅妈她们往山顶的观望台走去,小路上我们都奔跑着上去,还看见一片黄黄的油菜地,路边还有紫色的野花。我们到了观望台往下望黑压压的一片房子,现在在我眼里感觉好小好小,就像大海里的小鱼一样小。观望台的不远处有一座很高很高的电视塔,因为有雾,塔的上面若隐若现的很漂亮。我们还在那玩游戏,我们三个都玩得很开心,阿姨还给我们拍照片。
舅舅他们扫好墓就叫我们坐车回家了。今天的天气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诗配上今天的天气,真的很应景。
清明节日记 篇2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一年只有一次,是每年四月五日前,给去世的亲人上坟的日子,也是给革命烈士献白花,扫墓的日子。
可是今天的清明节,小雨下了一天,我们在家里什么也没有做,这时候让我想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看着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心里想:雨啊!你什么时候停?爸爸和我还要回老家上坟。雨到了天黑也没停,我和爸爸只好下楼,买了烧纸和纸钱,我们看见一群人围着铁桶也在烧纸钱,他们的心情肯定和我们的一样,也是在寄托对天堂亲人的一份思念。
清明节日记 篇3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我与爸爸妈妈去了浙江桐庐,来到美丽的富春江。
富春江的水真静啊!静的像是一块翠玉,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一颗小的石子掉进水中立刻激起一圈圈波纹。轮船急速驶去,螺旋桨涌起的水,一会高一会低,仿佛就像是沙漠里的沙子,一会儿陷下去,一会儿涌上来。富春江的水真绿呀!绿得像是无瑕的翡翠,小船儿荡漾在江上,就如荡漾在绿色的草原上,让人心旷神怡,再加上周围的山,真的像是起进了仙境。
就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富春江的山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连绵不断。你瞧,那座山高得似乎穿破云层。如果站在山顶上,向下俯视轮船就变成了火柴,轮上的人变成了小蚂蚁。富春江的水真青呀!林海呼啸,一阵风吹来树林如大海一般激起波浪。在山上,有许多几百年的古树。
富春江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清明节日记 篇420xx年4月5日星期二晴天
可能真的是时代不一样了,小时候记忆中的清明时节总会下雨,也就有了古诗中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的场景。
可是今天的清明节确实一个艳阳天。可能真的是连上天都知道了应该乐观的面对人生吧。
一大早身边的人就带着小孩回村里祭祖去了,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日子真的是好不惬意。感觉肚子饿的时候,二楼的厨房里正好还有剩饭剩菜,对于自己来说真的是人生中美好的一件事情。
饿的时候有饭吃,困的时候可以睡觉,孤独寂寞的时候有人陪,感觉烦躁的时候还可以一个人独处。
一上午的时间因为是一个人干活的时候也不用着急忙慌的,可以一边想着一些写作话题一边干活,隔壁售楼部的音乐平时感觉嘈杂一个人的时候却也感觉别有一番意境。
本来应该阴雨纷纷的日子里,大晴天也能够让人心情变得愉快。老妈在微信上说前两天,爸爸已经回去祭祖了。
厨房的饭菜香,远方亲人的牵挂,一个人的自由自在,生活的烟火气息,让自己感觉这一切是那么的美满那么的幸福!
清明节日记 篇54月4日晴星期四
又是一年一次的清明节,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老家——宁溪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来祭拜已故的先祖。
由于路上特别堵车,本来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结果却开了差不多三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我们拿出带来的供品,按照风俗点上蜡烛之类的物品进行扫墓祭祖,结束之后我们游玩了一番,这里的黄坦水库,清清水韵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水面,让人心旷神,在一片茂盛的竹林地上,我们一行人寻寻觅觅地找寻春笋,还有小溪里有两对鸭子在那自由的戏水,不时使人充满了白云深处有人家遐想,还有人在水库边上殷殷垂钓,好一份闲情,好一份美好时光。
清明节日记 篇6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但大家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重耳即位后便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却忘了介子推。晋文公知道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日记 篇7早上起来,天阴沉沉的,妈妈说:“今天是清明节,要去给太爷爷上坟。”
我们一家三口带着鞭炮和鲜花还有纸钱一起去了。
来到那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还随风飘来淡淡的花香,路两边的柳树摇摇摆摆的,好像在给我们打招呼。爸爸开始放鞭炮,妈妈把花插上,然后我们给太爷爷磕了三个头。
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天下起了雨,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老天爷好像懂得人们的心,也哭了起来,那油菜花和路边的柳树也低着头。清明,真让人伤心!
清明节日记 篇8又是一年清明节,学校放假三天。和往年一样,我们回到红安老家给爷爷扫墓。除了爸爸妈妈上班,舅舅开着他的车,把奶奶,阿姨,哥哥,姐姐和我都接了回来。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家乡。中午,我们在阿姨家吃了午饭。我奶奶听村民说今天不适合上坟。于是下午叔叔说带我们去村里的池塘钓鱼。到了池塘边,哥哥为哥哥做了准备,然后开始钓鱼。我和妹妹在池塘边,抓昆虫,采摘野花,玩得很开心。不一会儿,舅舅和弟弟相继钓到了一条鱼。我和妹妹看到了,很兴奋的想去试试。叔叔哥哥把鱼竿给了我和妹妹,叫我们耐心等待,用心看鱼鳔。当鱼上钩时,我们可以举起鱼竿。我们照我叔叔说的做了。很快我和姐姐也吊起了一条鱼。虽然没有我叔叔和哥哥的鱼 ……此处隐藏11097个字……十多年过去了,祖国早已走向安定、繁荣,中国以惊人的速度走向富强。
我在心中对每一位烈士呐喊:“安息吧,国家到现在很好,不再是‘东亚病夫’不会再受到其他国家的劫掠了。”
清明节日记 篇32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跟我说要去烧纸来缅怀已经去世的亲人,我的亲姥爷在妈妈1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为了表示对亲老爷的怀念,每年妈妈都要去后海祠堂烧纸,今年特意带上我,我们到了那里以后,先买一些各种各样的烧纸和冥币,然后捧着那一大堆东西,妈妈拿来一支笔,在烧纸上写了一些字。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在上面写字呢?”妈妈回答道:“因为写上地址,就能寄到那里了。”当时我偷偷的乐了,来到烧纸用的鼎旁,滚烫的火考着我的脸,我们往里面放烧纸,都烧完了,我们才回去。我问妈妈亲姥爷真的能收到吗?妈妈只是说用这种方法来寄托我们对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我终于知道怎么烧纸了,通过这次清明节,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清明节日记 篇33今天是清明节,冷风徐徐地吹过,也怪冷的。但街上,行人挨着行人,车子一辆接着一辆,好热闹啊。他们都准备上山祭奠死去的亲人了。
我也一样,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上山祭奠爷爷了。一路上,金黄的油菜花一直在我眼前闪过,远远望去,还真像个金色的海洋,让我有了种想坐舟在里面遨游的感觉,那该多舒服啊。车子不断地前进着,不一会儿,就到山里了。现在,该登山了。由于刚下过雨的关系,山路十分泥泞,只要脚步稍一用力,就会陷下去。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向山上走去。可以说,我们是在“勇走山路”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爷爷的坟墓终于到了。妈妈开始放贡品,烧香……而我和爸爸则清理起爷爷的坟墓来。我在坟墓后面的小山上拔杂草,爸爸正把周围的藤条之类的东西砍伐掉。我一边拔着杂草,一边喃喃自语:“一年为什么只有一个清明节,要是多几个,让我们都有充足的时间来清理、祭奠,死去的亲人会更高兴,坟墓也会更干净呀。”我刚把草拔完,妈妈就让我们来拜拜爷爷了。我在拜的过程中,想起了许多,想起了爷爷以前对我是多么的好,想起了爷爷以前是如何教育我的……我好希望爷爷能再次回到我的身边呀,但这是不可能的了。放心吧,爷爷。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的。
不知不觉中,天渐渐暗下来了。这时,我真希望时间可以倒退,让我在爷爷的坟墓前多待一会儿……
清明节日记 篇3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去外婆那儿拜山。妈妈告诉我听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间还有个故事: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
有一次,重耳累得不行了,走不了路,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后来,重耳回到晋国,作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然后封赏所有跟随他的随从,却忘了介子推。一位大臣提到他后,重耳突然想起介子推为他充饥一事,便亲自去找他。谁知他宁死也不从山上的屋子里出来。为了让介子推出来,他下令放火烧山,这样,介子推一定会带他的母亲下来的。等重耳上山去看介子推时,他和母亲已经死在一棵柳树旁边了。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凉的食品。
来到目的地,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我们走到妈妈的祖母的坟墓前拜祭她。我很伤心,因为三年级的时侯,妈妈的祖母悄然离开了我……妈妈的祖母的去世,是我这两年的痛苦。我和妈妈的祖母感情很深,她很爱我。我不愿想意讲太多我和她回忆,因为我知道回忆往往只会让我陷入无限的怀念,只会让我沉浸在漫长的痛苦之中。我太想念她了,我一定会永远深爱着我妈妈的祖母!
拜祭完了妈妈的祖母,我们就回家了。我回头望着妈妈的外祖母,不禁伤感地哭了……
清明节日记 篇35我最爱吃的,是外婆亲手做的清明果。
记得那时,我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在美丽的春天,只要一去乡下的外婆家,就一定会和外婆一起做清明果。
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手里提一只竹制的篮子,四处寻找着原料——艾草。当我采满一篮的时候,便兴冲冲地跑回家,和外婆一起将艾草洗净,然后沥干水。找来一个大盆,将潮湿而且颜色已经变深的艾草连同雪白的糯米粉一起倒入盆中,再不停地揉捏,直到糯米粉被艾草的汁水染绿后,便将它拿出来,然后捏成一个个个小小的丸子,放进锅里蒸制。
清明,是愿君清明么?我好奇的望着锅中排列有序的一个个小果子,颜色深绿,散发着阵阵清香,配合着一旁缭绕的水雾,倒还真有几分“清明时节雨,纷纷落”的意境呢!外婆拿来碗,夹了几个,笑吟吟的递给我。
我迫不及待的接过碗,嗅了嗅,唔,真香!一股来自大自然的清新气味使我心旷神怡。我夹了一个放入口中。艾草独有的清新甘甜中略微夹杂着一丝苦涩,配合糯米粉的粘润爽口,满口余香,可真是美味啊!就这样,清明果成了我童年最美的回忆。
如今,外婆已不住在乡下,我也很少尝到清明果了,但我仍期盼着能在暮春的细雨中,踏上那条乡间的青石板路,能再次嗅到,清明果那独有的清香。
因为我知道,此去经年,那是一段思绪,一种回忆。
清明节日记 篇36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祭祖的日子。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一天去扫墓,但是,就扫墓这一件事初中作文就引发了诸多隐患。
一些年迈的老人,喜欢根据家乡的传统,烧香磕头,用一些迷信的方法来上坟,但是,近几年来,非理性、非科学、非文明的祭祀之风愈刮愈烈,这个清雅深沉、诗意浓郁的节日却变得“火气十足”“俗气四溢”,搞得死者不安生者烦。一部分人在清明祭奠中一些不良文化开始泛滥。在纸扎的冥器中,“别墅”和“奔驰”、“宝马”等祭奠品竟很有市场。有些人还振振有词,逝者生前没有享受过如此高的待遇,死后就尽情的享受吧!这样不仅浪费金钱,还破坏环境。这种祭祀方式,会让中华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最终会是社会的悲哀。
在过去,清明节大家除了上坟之外,还去郊外踏青,古代人喜欢在这一天踢蹴鞠,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植树等等,每一项习俗都有着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大家代代相传,最终成了清明节的习俗。
现在,大家都讲究文明祭祀。不破坏环境,有的在网上发表自己对祖先的想念,有的去烈士纪念碑献花圈,学习伟人的事迹……让我们增长见识,感受伟人的一代风采,还保护了环境,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
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让我们用更加文明的形式来寄托我们的思念。
文档为doc格式